“我们正一个接一个地消除抛丸处理流程及其周边环节中剩余的‘黑匣子’”
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我们三个抛丸器系列的主要区别特征吗?
这种分类并非100%严格,但总体而言,这些系列是直联驱动与皮带驱动、工具钢与铸件在不同电机功率范围内的组合。我们在这些类别中预留了足够的变通空间,这样既能提供非常特定的抛丸器,又能快速在抛丸器设计中推出新的创新成果。
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哪些方面?真的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吗?
抛丸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!我们越深入研究,就越发现其复杂性。在抛丸器内部,其组件与丸料之间存在诸多相互作用。全面理解和掌控这一切是一门科学。
此外,我们的客户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。能源价格上涨,因此能源效率变得至关重要。可持续发展议题日益重要,因此对排放监测的需求也在增加。劳动力短缺,因此最小维护量成为关注焦点。集成生产线越来越普遍,因此可预测性和不间断的连续运行变得至关重要。
不过,也有一些不变的因素。我们一直关注的研发重点领域是磨损、能耗和维护速度。
请详细介绍一下磨损方面的情况!
我们在磨损方面的研发工作是寻找优化部件磨损的方法,并提供最适合不同需求的耐磨部件材料选择。例如,我们拥有采用工具钢部件的抛丸器,极其耐用,但我们也在不断努力提高其他材料的耐用性。
有时,并非仅靠材料就能产生差异,铸造或加工工艺,或是热处理过程也可能起到关键作用。这正是我们测试能力发挥作用的地方。我们在德国拥有一个出色的测试中心,并附设材料实验室。这使我们能够挑战假设,让证据指导我们的研发工作。
当然,磨损并不仅仅取决于耐磨部件的质量。有时,你会看到一些奇怪的磨损模式,这是由抛丸器核心组件中的一个小设计特征造成的。由于我们拥有全球研发资源,因此能够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。
除了测试,你们还使用哪些工具来改进抛丸器?
过去十年间,我们取得了诸多进展。我们利用高速摄像机观察抛丸器内部,并越来越多地利用实验室工作来深入了解部件。但我们在抛丸处理流程中能够观察到的最大变化来自数字流程监控。可用的数据要多得多。
数字工具和传感器的种类不断增加。我们正一个接一个地消除抛丸处理流程及其周边环节中剩余的“黑匣子”。无论是实时丸料监测(这可能会成为喷丸处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),还是简单地对机器长期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观察,都能为我们提供重要见解。当然,这些工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客户的工艺流程,为他们节省成本,但同时也推动了我们的研发工作。
“对我来说,抛丸技术将始终是一项高科技工艺。作为设备专家,我们的职责是确保‘高科技’方面不可见,而是内置于机器中。这才是真正的工程挑战!”
Stanislav Venclik - 产品组合开发副总裁
您认为抛丸技术正在成为一项高科技工艺吗?
我认为它已经是了——即使是在那些通常不被视为“高科技”的应用领域,无论是铸造厂的清理工作,还是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偶尔抛丸处理,总是存在新的挑战和推动技术发展的方法。
过去十年间,铸件发生了巨大变化,抛丸处理流程必须适应随之而来的挑战。铸造生产线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集成化,因此人们期望抛丸设备能够跟上这一步伐——提供数据点,提供纠正和控制的机会。
Stanislav,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!